博仕书屋 > 玄幻小说 > 囚她 > 正文 第114章 第 114 章
    船到金陵,  况苑先和施少连见面叙旧,两人在天香阁喝酒,自然见到了甜酿,  她正跟着个琴师,  低头拨弄着手中的管弦。

    况苑眼中掠过微诧,  挑眉看了眼施少连,  他也目光淡淡瞥着她。

    “她在这里,多少比在外头好些。”

    况苑一向无法理喻这兄妹两人的想法,不过甜酿和旁人说话,脸上沾着几分笑意,  看着倒比上一次在江都施家时要好上许多。

    两人摇晃着酒盏,  各自的心绪都不算佳,  后来甜酿也过来见人,向况苑致礼,坐在一旁听两人说话。

    他们也没什么可瞒她的,况苑要从施少连手中抽一笔银出来,  原也是况家放在他这生息的本钱,  要瞒着况夫人挪作他用。

    到了深夜,况苑不在天香阁内歇,  带着施少连的手书辞别出去。

    甜酿看着他的背影,心头郁郁:“十年发妻,  就要这样遣散了么?拿一笔银子打发,她也没什么过错”

    “不知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。”他站在她身边,  “能给一笔衣食无忧的银子,  也算是有情有义。”

    若是无情无义,  以无子之由休妻,  光明正大驱赶出门就是。

    甜酿半叹半笑:“是么。”

    “过几日云绮和苗儿要来家,孩子也带着,你想不想见一面?”他问她,“她们一直惦记着你。”

    甜酿摇摇头,撇嘴:“不想,没什么好见的。”

    她不想见人,不想离开天香楼,在这儿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施少连瞥着她:“这几日,我在金陵还遇见了一个人钱塘府的守备夫人杨氏,她来祭扫当年式微时伺奉的故主一家坟碑,也顺带造访过施家,询问你的近况”

    甜酿顿住上楼的脚步:“是么”

    好像也没什么可留恋的,曲池自有曲家和曲夫人帮着,小玉夫妻带着小云在西湖边摆摊,也能过得如鱼得水,杨夫人有自己的府宅家事,少了她,对她们而言,也没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施少连看着她久久顿住的身形,缓缓吐出一口气:“你若也不想见,那留几句话,我转交给杨夫人,让她安心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甜酿抽出一张花笺,凝神细想,写了几句琐碎家常,向杨夫人请安问好,而后将信笺转交给了施少连:“就跟杨夫人说,我一切都好,请她不要牵挂。”

    施少连神色淡然将信笺收进袖内。

    两人此夜无话,相偎而眠。

    夜半施少连醒来,一只微凉滑腻的手探入他的衣襟内,指尖在他劲瘦腰线上漫不经心又来来回回划过。

    帐内太暗,看不清她的神色,施少连伸手抚摸她的脸颊,两个人的气息凑近。

    他掌畔触到一点温热湿滑,是她伸出舌尖,轻柔触碰他的手。

    甜酿第一回主动勾他。

    “我想你抱紧我。”她话语带着睡梦后的喑哑和慵懒,鼻音沉沉,“重一点好不好?”

    是甜蜜又难耐的轻哼,梦呓一般,回荡在宽阔又奢华的屋内,花非花,雾非雾,绯艳如歌。

    窗外有轻微声响,春雨绵绵,悄无声息浸润了雪白纸窗,微风如绸,沾着微微的凉,河面涟漪千万,大大小小的圆满,第二日早起推窗,天亮如绵,莺啼呖呖。

    甜酿尤在帐内酣睡,施少连将罗帐掩上,披衣而起,回了施家,吩咐家中下人将花笺送到了杨夫人住的驿馆。

    花笺馨香淡雅,墨迹崭新,落笔闲适,是甜酿的笔迹和口吻,道是自己如今生活闲散,每日无事只寻乐,又问故人安好,施家的下人传话:“我家二小姐说了,她一切都好,请夫人不要牵挂。”

    <center>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/center>

    杨夫人收了笺纸,叹了一口气,或许是她和曲池的离散太过伤心,已经不愿见昔日相关人,重新依傍在那个男人身边生活,只是她的玖儿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人,九娘也不是这样的性子。

    还是要亲自见见她,看她状况如何,和她说说话,说说她的身世,她的未来打算,带她去父母坟前看一看。

    明里见不着甜酿,总要暗里想法子,杨夫人一面佯装收拾行囊要离开金陵,找人去和施少连辞行,在金陵外城兜了个圈子,着人偷偷去找那个施家递消息出来的小婢女。

    仆人在施家外悄悄守了几日,见一个靓装丽人领着小婢女出门,这才知道,原来那日递字条是施少连后院的一个妾室,还是他的远房表妹。

    姐妹两人,若都和一个男人有些干系,要么同命相连,要么相互憎恨,施少连常日混迹在勾栏院,夜里几不着家,家里女人怎么会没有怨气。

    觑着空,杨夫人佯装巧遇,和芳儿见了一面。

    “我自小就在施家长大,和二姐姐也是感情深厚,这次二姐姐回来,家中姐妹亲戚早就想见她一面,夫君总是推搪,至今尚不知姐姐住在何处呢。”芳儿道,“那日在内宅听闻夫人也是来寻姐姐,等夫君,故而让婢子出来送了个信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甜酿情深如母女,实在是心切想见这孩子一面,也不好多在金陵盘桓,故而有些心急。”杨夫人斟酌,将那封信笺递出来,“施公子吩咐府上家丁将这信送了出来。”

    施少连每日都要出门,所见之人,所去之处甚冗,芳儿出门不便,杨夫人身份有顾及,都无法大张旗鼓去查。

    芳儿想起他脸颊畔的划伤,捏着那张花笺,长长瞥了一眼,柔声道:“夫人若相信我,可否把这花笺交给我,我瞧着这花笺似乎有些眼熟,兴许以前见过倒可以去打探打探”

    \也好\

    杨夫人为人正直,跟金陵的风花雪月不沾边,可能不太知道,这种彩花笺,妓馆里用的最多。

    她早有所怀疑,自从甜酿到金陵后,施少连一直在天香阁内过夜,此前他虽然在天香阁厮混的多,但也有在家中的时候。

    脸上的伤痕,那是只有床笫上才会有的吧,当年在榴园,他们整日形影不离,施少连怎么会把她藏在远处,自然会放在身边。

    施少连是不是把她扔进了妓馆里?有这信笺佐证,芳儿迫不及待想去看看。

    年轻女子面颊微微扭动,神情不知是哭还是笑。

    若甜酿被施少连攥在手里,在天香阁受到和她一样的羞辱——那谁也别想把她从天香阁里救出来,这日子谁也别想好过。

    迫不及待的想见见她,想看看她如今的模样,是不是如当年走的时候那样的从容笃定。

    天香阁内总是有不一样的乐趣。

    楼里花娘养了两只狮子猫,白滚滚毛茸茸的身体,湛蓝的圆溜溜的眼,扫把似的拂尘尾巴,每日懒洋洋在楼里闲逛,花娘们会用手绢折成小老鼠,挂在钓竿上,勾着猫儿玩狮子滚绣球。

    甜酿极爱其中一只,有时候兴起抱到屋里来,搂在怀中陪自己睡。

    每逢这时,施少连的脸色并不太好。

    不过几日,湘娘子就到了金陵,进了天香阁,不过一年多未见,更添了几分丰腴,面色也有喜气,花娘们都来嘻嘻哈哈拜见,施少连自然也带着甜酿一道去。

    甜酿见湘娘子风姿绰约,面上一团和气,压根看不出年岁来,湘娘子也上下打量她,含笑点了点头:“好乖的孩子,我看第一眼就喜欢。”拉着甜酿的手问施少连:“我收到楼里人的书信说你带了个人回来,怎么就你只字不提这是你日思夜想,殚精竭虑找了好几年的那个姑娘?”

    <center>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/center>   两个虚伪的人都没有料到湘娘子一来便是这样的心直口快,一矢中的。

    甜酿的笑容顷刻凝固,明亮的眸失神看着屋内的陈设,施少连亦是一个激灵,僵硬从脚底贯到头顶,语气僵硬:“湘姨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错了么?”湘娘子有些诧异,“不是她?”

    施少连面颊难得发红,咬着后槽牙,不承认,也不辩驳,蹙着眉头。

    湘娘子看着两人神色,一个失神怔忡,一个羞恼生冷,显然是旧相识,一道又听楼里花娘说了不少两人之事,心下笃定,也觉得有些好笑:“那我就是说对了?”

    他心中实在羞恼,面色愠怒,拔腿就往外走。

    湘娘子见他恼羞成怒,哈哈笑了两声,倒是也不在意,对着甜酿笑道:“他要是能多说几句话,也不用我猜来猜去得罪他,这孩子性子实在有些让人头疼。”

    虽是调笑,湘娘子内里也是有些欷歔,禁不住暗里打量甜酿,拉着甜酿的手柔声道:“来坐,第一次见,我和小酒一道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甜酿勉强笑笑在湘娘子身边坐下。

    “少连有没有和你提及过我?”湘娘子嫣然笑道,“我是他母亲的密友,一道长大的姐妹,只是后来他母亲嫁去江都,才断了音讯,一晃二十多年过去,孩子代替母亲来见我了。”

    甜酿点点头,抿唇道:“我知道的吴大娘子是家里的主母我也有幸,受了母亲几年教诲”

    湘娘子咦了一声,甜酿唇色有些白,回道:“我叫施甜酿小时候喊吴娘子母亲”

    “你是他妹妹?是一家人?”湘娘子失笑,“怪不得他从没提过你名字,怪不得怎么问都不说,他倒是会瞒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亲妹妹。”甜酿辩驳,“我不是施家人,是个孤儿是姨娘带去的。”

    湘娘子轻轻哦了一声,瞧着她:“你不是施家人啊”

    前尘往事,三言两语道之不尽,湘娘子也是个人精,几句话便能揣摩出点奇妙来,莫不是这两兄妹都是一个套路,施家都当是自己孩子养着,把这没血亲的兄妹养出些私情来,两人扛不住闹开了,一个走一个寻,闹到她嫁人又兜兜转转凑在一起,到如今这个地步。

    湘娘子便不好再直面深问下去,只是旁敲侧击替两人说话:“少连他也是胡闹,怎么把你带这地方来,虽说这地儿热闹些,也不是正经能呆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又微微叹气:“我看他也是心思糊涂了,自己也成天浸在这天香楼里,胡天胡地闹出不少事情来,有时候人消沉起来,连着几日几夜都不歇着,喝起酒来跟没命一样,赌桌上也是三四日不眨眼,熬得一双眼睛通红,把赌客们都吓跑了,我禁着他不许去,他才歇了手。”

    “起先来金陵的时候,手头应该也是拮据,还要打点银子出去寻人,他想我帮着拓宽些人脉,把营生做起来,但嘴上也从来不求人,只想着你领会他的意思,后来慢慢借这天香阁应酬交际,也是磕磕绊绊,花了不少时间,就算是年节都没有好好歇过,除夕夜里喝过一盏酒,这年就算是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甜酿听湘娘子叨叨絮絮,说施少连前几年在金陵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,猛然从椅上起来,告辞要走。

    湘娘子看她面色发红,两眼幽幽,神情有些急切,也不强留,送甜酿出门。

    施少连在外头独坐,花娘在四下说笑,他倚在椅内,手中捏着茶盏,神色冷淡,眉眼低垂,目光凝视着那一杯澄透的茶水,身周萦绕出寂寥的兴味。

    她轻轻从他身边走过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了,你有没有想过我一分的好?”

    “你在小庵村受欺负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回来?”

    “你和曲池在钱塘度日的时候,你们在西湖畔成

    <center>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/center>婚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我在这里,拿什么撑过漫漫长夜?”

    “妹妹”他仰头长叹,声音也很疲惫,“小九你指摘我禁锢你,控制你,强迫你兴许我真的有坏的时候,那我对你的好呢?你放在哪里?”

    她无以回他,喉头哽住,面色苍白从他面前走过。

    他也起身,拂袖走开,神情冷淡与她背道而行。

    花娘们围着个西北商客,把人灌得酩酊大醉,商客四肢大摊睡在软榻上,连声打鼾,面上还覆了一幅绸帕,那绸帕上绣着山水花鸟,随着底下人的呼吸起起伏伏。

    花娘们见男人睡得沉,偷偷摘下男人腰间的荷包、玉佩、衣内的袖囊、怀中的帕子绢袋、连着手上带的指环都一并取下,一字摆开放在桌上观赏。

    看荷包内有块闪闪的金块,花娘们摩挲了一番,个个都磕了个牙印上去:“这怕是值不少钱呢。”

    摩挲玉佩的成色:“这是羊脂玉吧,不知真的假的呢?”

    又抽出商人的书信,笑着招人上前,讥笑道:“他妻子挂念他,让他莫耽搁,早些回家去呢,呸,这种男人,不如死在外头算了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饶有兴味挖掘着男人的故事,甜酿在一旁看着,觉得这种日子也就如同杯中酒,酣醇之下,癫狂之中,其实满是苦涩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她也想大醉一场,大哭一场,才能拂平心中的思绪。

    她不想服输,不想俯首称臣。

    不想把自己置于险境,置于无路可退之境。

    不想面对血淋淋的自己。

    花娘们围绕着商人指指点点:“你们看他身上穿的衣裳,猜猜他是何地人?做什么的?”

    甜酿抱着还剩一半酒坛,听着她们说话,看她们的活泼神情,怜悯旁人也怜悯自己,抱着酒坛“咕噜咕噜”灌下几大口酒。

    酒的烈气冲得她浑身打颤,身上激灵,脑子腾的一下烧起来。

    她把自己埋进酒坛里,一口连着一口往嘴里灌。

    她没有比这时候更憎恨他,为什么总是软刀子割肉,为什么手段不能更凶狠一下,为什么不能每时每刻都来刻薄她。

    这世上没有比他更坏的人。

    他为什么不能更坏一点。

    坏到她能镇定自若给他一杯鸩酒,让他永远阖上眼,不能追在她身后,让他没有心思来折磨她。

    甜酿把那半坛酒都喝完,酒坛推开,摇摇晃晃去取桌上的沉甸甸的青玉酒壶,取了只酒杯,自顾自斟酒,看着花娘们把商客的东西归于原样,放回他身上。

    甜滋滋的果子酒,入腹之后舌根微微的涩。

    她连着喝了两三盏,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肚腹有一团火,熊熊燃烧起来,烧的她双眼通红,身体绵软,几要睁不开眼。

    “小酒,你喝了多少了?”花娘闹完了,扭头看她,“怎么不声不响一个人喝起来了?”

    花娘们看到滚落在地的酒坛,看到桌上的青玉酒壶,怔了怔,过来夺她手中的杯子:“你都喝什么了?”

    酒坛里是烈的酒泉酒,这倒不打紧,青玉酒壶却是不普通,是这西北商客自己带来的酒,里头搀着药材。

    花娘们都愣了愣,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甜酿双手覆在滚烫的面靥上,东倒西歪趴在桌上,晃晃脑袋,眯着眼要睡。

    “回屋睡,回屋睡去。”花娘们七手八脚去扶她,心里都觉得有些不妙,“我们把你送回去。”